“象脚鼓”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乐器,它承载着傣族丰富的文化含义与深厚的历史传承。作为傣族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象脚鼓”在宗教、娱乐与武术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傣族“象脚鼓”的名称——·>>
“象脚鼓”的早期文献记载比较较少,主要来源于《百夷传》与《百夷传校注》两部作品。通过对这些早期文献记载的解析,“象脚鼓”开始是指一种以羊皮为制作材料的三五尺大小的鼓,也可以指代一类运用长皮制作的不同大小的鼓,这些鼓都是属于一种击奏膜鸣乐器。
根据《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中转载的明朝李思聪撰写的《百夷传》与钱古训撰写的《百夷传》,可以得知这两部作品描述了一种以羊皮制作的三五尺大小的鼓以及大小长皮鼓。这些鼓是用手拍打的,同时还配以铜铙、铜鼓与拍板,和中国僧道的音乐相似。
然而,明代的这些著作并没有提到“象脚鼓”这一具体名称。直到1980年出版的《百夷传校注》中才加入了“象脚鼓”这个名称,用于指代“以羊皮为三五尺鼓”与“大小长皮鼓”。所以可以看出,“象脚鼓”并不是古代就有的名称,而是后人为了便于称呼而创造的名称。
关于为何称作“象脚鼓”,在许多研究中都有提及。《中华乐器大典》认为,“象脚鼓”的名称来源于对象脚的模仿。该书还引述了一段远古时期的传说作为例证。另外,《浅论德宏州象脚鼓艺术》一文也认为,“象脚鼓”是根据象脚形象而制作的。
这些解释都认为,“象脚鼓”的名称是因为它的形状或装饰和象脚相似。然而,确切的历史细节与起源仍然存在争议,因为早期关于“象脚鼓”的文献记载十分有限。不同的研究者也许有不同的解读与观点。因此,对于“象脚鼓”名称的具体来源,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与寻觅。
傣族“象脚鼓”
目前,“象脚鼓”这个称谓已经成为傣族特有的一种击奏膜鸣乐器的官方名称,并被广泛接受。然而傣族人民并没有称呼这个乐器为“象脚鼓”,这个名称也许是对傣族文化的一种误读。
<<·——傣族“象脚鼓”的形象、形制——·>>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们多以明代《百夷传》中的“以羊皮为三五尺鼓”作为傣族“象脚鼓”最早的文献记载。根据明代景泰年间陈文等人纂修的《云南图经志书》中转载的明朝李思聪撰写的《百夷传》所述:“车里乐者,车里人所作,以羊皮为三五尺鼓,以手拍之,间以铜铙、铜鼓、拍板,和中国僧道之乐无异”。根据《百夷传校注》中的校注,这种明朝记载的“以羊皮为三五尺鼓”就是现今在傣族与景颇族民间流行的“象脚鼓”,而其名称是因为其形状和象脚相似而得名。
然而,对于“象脚鼓”名称的确切起源与历史细节仍然存在争议。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傣族音乐文化中的“象脚鼓”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寻觅。根据上述史料,可以确定“以羊皮为三五尺鼓”与“大小长皮鼓”是指今年所称的“象脚鼓”这类鼓。然而,关于史料中所提到的“三五尺鼓”究竟有多长,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明代运用了四种不同的尺度单位:“周尺”用于朝廷官员裁衣,长度为23.1厘米;“营造尺”长度为32厘米;“量地尺”长度为32.6厘米;“裁衣尺”长度为34厘米。因此,《百夷传》中所提到的“三五尺鼓”也许是69.3厘米(周尺三尺)与115.5厘米(周尺五尺)、96厘米(营造尺三尺)与160厘米(营造尺五尺)、97.8厘米(量地尺三尺)与163厘米(量地尺五尺),或是102厘米(裁衣尺三尺)与170厘米(裁衣尺五尺)。
从乐器的形象与形制解析来看,傣族的光边、光腾、光酸这几种鼓的形象与形制相对相似,它们的演奏知识也基本相同。常见的演奏知识包括站立、半蹲、侧蹲、勾腿、踢腿、转身、迈步、弓步等几种。当采用站立知识演奏时,演奏者将鼓置于左胯,左手拇指与虎口处把持鼓边,左手除拇指外的四指与右手相互配合击鼓。十根手指头采用交替拍击鼓面的方法进行演奏,演奏者可以随着节拍给前走动。
当采用半蹲知识演奏时,演奏者的左腿屈膝于身前,右腿弯曲于身后,将鼓身置于右侧大腿上,保持弓步状。当采用侧蹲知识演奏时,演奏者仍然运用左肩背鼓带,左肩稍微给右偏,弓腰,右腿给身体右侧屈膝并半蹲,左腿给身体左侧伸直,将鼓置于右侧大腿上。勾腿与踢腿是壹个连续的ACT。当采用这个ACT时,演奏者在站立知识的基础上,将左腿或右腿屈膝给后勾腿,脚面绷直,将鼓置于左胯上。然后迅速将后勾的腿给前踢出,力量大且速度快。
在演奏手法方面,傣族的基本手法有双掌与拳和掌结合两种。
双掌演奏时,演奏者用手掌按住鼓面,左手的拇指夹住背带和鼓面连接处,其余四指敲击鼓面。在敲击时,可以挑选同时运用四根手指敲击,也可以运用单根手指敲击鼓面。运用单根手指敲击鼓面的声音效果比运用四根手指敲击要弱。和左手不同,右手主要用于敲击主要节拍,除了拇指外的其他手指都可以敲击鼓面。十根手指头的敲击可以产生不同的鼓点,带来丰富的变化。
拳和掌结合演奏时,演奏者仍然运用左手的掌击方法,而右手则运用握拳的知识敲击鼓面,手指的第二关节处敲击。十根手指头的敲击可以产生不同的鼓点,左手善于变化,右拳则敲击节拍的重音。
<<·——傣族“象脚鼓”乐器的文化背景——·>>
音乐文化和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不同的地理与气候环境会影响不同地区人们的气质、性格、情感与审美情趣,从而形成不同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并展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同时,不同的自然生存环境也会通过社会生产生活方法、语言、民俗等因素影响民族民间音乐的体裁与风格,这些因素使得民族民间音乐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别。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理与气候环境是形成当地傣族“象脚鼓”音乐的最基本物质条件之一,对其音乐的审美、风格、体裁与内容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起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自然生存环境对傣族“象脚鼓”乐器文化产生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自然生存环境是形成当地傣族“象脚鼓”音乐审美的基本条件之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属于亚热带气候,当地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典雅的自然环境和温与的气候条件形成了当地傣族对”自然美”的审美心理。这种审美心理同样体今年傣族的音乐艺术中,尤其是傣族的代表性乐器”象脚鼓”。
“象脚鼓”在傣族民间常被用作舞蹈伴奏乐器,所伴奏的舞蹈舞姿具有傣族特有的”三道弯”与”一顺边”的美学特点。和”象脚鼓”、铓、镲所奏出的铿锵有力的音乐形成了视觉和听觉上的柔和刚的对照。这种对比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使得傣族的音乐与舞蹈更加生动、饱满、富有表现力。
<<·——傣族“象脚鼓”乐器的文化功能——·>>
文化是人类在比较时空中的思维观念、行为方法以及行为结果的统一体,三者缺一不可。基于这样的文化概念,”象脚鼓”这个名称承载着比较时空中的文化功能,而这种文化功能在不同的时空中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含义。本文将从当下的宗教、娱乐与武术三个文化功能层面考察”象脚鼓”,试图进一步揭示这种乐器所蕴含的更多文化含义。
“象脚鼓”从制作到运用,都和傣族的宗教信仰紧密相关,其中包括自然宗教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傣族人民崇拜自然,在制作”象脚鼓”之前,制鼓艺人需要到佛寺进行占卜、祈福与算好日子。这一套程序可以确定砍伐木料、制作鼓与绷皮的时间。
在傣族地区,除了佛寺供奉的光拢(指越大越尊贵)要求来挑选木料外,其他鼓都有自己较为固定的形制。”象脚鼓”由民间制鼓艺人手工制作,制作过程包括切割、刨面、掏鼓腔、雕刻、抛光、涂漆、蒙皮与崩皮等流程。其中,绷皮方法独特,运用牛皮条绷紧鼓面,并给下拴至鼓腰处。由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属于亚热带雨林气候,空气湿润,鼓皮容易松弛,因此运用牛皮条拴鼓面的方法可以方便调节鼓面的松紧度。
在绷皮完成后,制鼓艺人需要带着制作完成的新鼓到佛寺进行过赕,即进行祭祀。在过赕时,制作艺人一边敲鼓,一边拜佛。过赕后,制作艺人可以为鼓身上漆,常挑选黄色、橘黄色、红色等南传上座部佛教中认为神圣与吉祥的颜色。鼓身上的雕刻纹饰也选用当地佛教建筑上的装饰图案。鼓身的纹饰不能颠倒运用,固定雕刻在鼓身的上、中、下三个部位。
傣族“象脚鼓”
通过宗教功能的解析可以看出,”象脚鼓”和傣族的自然宗教与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密不可分。这两种宗教信仰都强调人和自然的与谐相处,禁止杀生。因此,从这个角度思考,傣族不会将动物的某一段肢体作为乐器的形象与名称。这再次证明了”象脚鼓”这个称谓是对傣族光边、光腾与光酸三件乐器的误读。
“象脚鼓”乐器文化作为傣族真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含义。它不仅是傣族宗教仪式与庆典活动主题中的神圣乐器,也是傣族民间舞蹈与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象脚鼓”的演奏与表演,人们可以感受到傣族文化的独特魔力,体验到快乐与团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