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吴开岭散文集《看水东流》赏读
王友明
一晃,我退休已经7个春秋了,有大把的时间写文,便有了以文会友的机缘。从此,我结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文友,吴开岭就是其中的一位。认识他,是2017年上半年在《东方散文》微信群,当我得知他曾经当过兵,也是军转干部时,一下子就拉近了心灵的距离。我一直认为,只要是当过兵的人,就是战友,就是兄弟。起初,他的散文作品只要一脱稿,第一时间就会发给我把关润色。他的语言文字表达功夫比较过硬,作品没有明显的“硬伤”,不用进行大的“手术”,也只是对一些小地方予以润润色而已。他从来不喊我老师,总是按照军人的职业习惯喊我政委或首长。说句心里话,我享受这种称呼,一声政委或首长,恍若又置身于军营。我们经常在微信上和电话中交流思想,交流创作体验。这样的来来往往中,逐渐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尽管从未见过面,却成为一对情同手足的好兄弟。
农历庚子年正月十七,吴开岭打来语音电话,说是要把50篇散文作品结集成册,书名定为《看水东流》,问我能否给把把关,看看有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我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便让其把书稿链接发到了邮箱。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整天宅在家里有点寂寞,看看书稿既可以助人为乐,又可以驱除寂寞,可谓是一举两得。每天吃完早饭,我就在电脑上打开链接,认真拜读。一周时间,拜读完毕。
散文集分为“奔流岁月”“一方水土”“风雨家园”“浪花朵朵”“放歌山水”五辑,每一辑均有题记,寥寥数语,简明扼要,展示主题,揭示内涵,意蕴丰厚,情味绵长。我从那蕴藉深厚、激情荡漾的文字里,获取了情感的浸润和心灵的启悟,真是特殊时期得到的一种精神享受。
吴开岭昔日是军人,今日是警察,有着一身侠骨,一副柔肠。曾经同为军人的我,对他散文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职业病”,很是喜欢。他经常对我说:“政委,或许咱们曾经都是军人的缘故,您能够读懂我的作品,所以,我敬重您。”这话不假,军人之间,冥冥之中好像就有一种心有灵犀的契合度。他的作品在行文上没有拐弯抹角、堆砌辞藻的毛病,思想上没有任何设防,情感上没有丝毫掩饰,全部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敞开心扉的真诚抒写。记得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在为我的一位文友写的书序中,有这样一句话:“直抒胸臆,无遮无掩,尽兴写来,时见率真。”把这16个字,借用来概括吴开岭的散文作品特点,还是恰如其分的。
这本散文集,始终贯穿着“真情实感”这条主线,将自己的切身体验、认知维度、思索过程、精神内涵,融汇于真情实感的宣泄之中,从而形成了“情动于衷,情寓于理,情融于理,以情动人”的个性风格。
亲情是一杆秤。
吴开岭在《亲情是杆秤》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至情至理的话:“很长时间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亲情是什么?其实亲情是杆秤。是家人相处之秤,秤杆不能忽高忽低,秤砣不能忽左忽右。此秤衡量的是民族传统、是道德品质,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读罢此文,我完全赞赏他所崇尚的人性光辉,完全钦佩作品漫溢的独到理性的思维高度,完全叹服作品显露出的真诚、朴实、明朗、刚健的情感宣泄!
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我认为,充满着正能量,能够给读者以有益启示和教育作用的作品就是好作品。读了《这年冬天是暖冬》一文,这样的认识更加坚定。那个寒冷的冬天,吴开岭早早就把患有慢性气管炎的母亲,从农村接到了城里。双休日,他和妻女不是坐着公交车陪母亲逛商场、买衣服,就是在家里陪母亲聊天,听母亲讲述那些不知讲了多少遍的陈芝麻旧谷子的往事,让母亲每天都生活在幸福快乐之中。他动情地写道:“最近是否要下雪了,或者寒流要来了,但母亲在我家的这年冬天,我真的没有感觉到冷,是个暖冬。”陪伴母亲的日子,是幸福的、温馨的、温暖的,这一点,我体验很深。人们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事实证明,这是经验的总结,是人间至理。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手中宝,不管孩子有几个,哪个儿女也都会装在父母的心里。这就像十指连心一样,伤害了哪个指头都会钻心疼。父母是最无私的,为了儿女什么都舍得,包括生命。因而,作为儿女一定要尽己所能,孝敬父母,不能让他们在晚年受到凄凉和孤独的折磨。最好的孝敬,就是陪伴,而不是给一些钱就万事大吉了。切记,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
拜读《寒夜飘来腊梅香》一文,我的眼里一直闪动着泪花。我想,这篇作品,吴开岭一定是以泪水为墨汁写出来的。“腊月十四,冰冷的寒夜里,一个花儿般的孩子出生了,她带着腊梅花香降临到了人世间。这个孩子的名字叫礼礼,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是个漂亮的小姑娘,显得特别乖巧可爱。但是,在她出生之前的第240天,她突然就没有爸爸了。”读到这句话时,我的心不由得颤动起来,眼泪也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作品详细交待了小女孩的爸爸戴鹏,在前往外地执行抓捕犯罪嫌疑人的任务途中,突发意外,经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9岁;作品走心描写了戴鹏因公牺牲的噩耗,传到他深爱着、卫护着的东台市的那一天,盐阜上空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善良的群众冒着风雨,痛彻肝肠,泪如泉涌的送行场景;作品真实展示了戴鹏妻子季琳,看着刚刚出生的女儿,含泪给远在天堂的丈夫写的一封信。作品把那样一种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真实地宣泄于纸上,融汇于我的心底。读着用泪水浸泡出来的文字,我好像听到了一曲饱蘸生命血泪的悲壮哀歌,字字血、声声泪,点点滴滴打湿了我的心扉。
乡情是一支笛。
吴开岭参军入伍后便离开家乡高邮,转业后又被安置在盐城市公安系统工作。由此,他乡成家乡,家乡变故乡。他只能让浓郁的乡情沉醉于心底,成为永久的怀恋和记忆。对乡情,他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悠悠岁月,难忘的是乡情。乡情是什么?乡情是一个古老的童谣,美丽而动人;乡情是一坛陈年老酒,清香而醇厚;乡情更是一支清远的笛,悠扬而深远……”(《乡情是一支清远的笛》)许是同为游子之故,这篇作品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仿佛耳边响起了一阵阵笛声,清新悠远,心旷神怡。我的思绪,也伴着笛声飞向千里之外的故乡。
读了《村东头的桥》,我的感触也是颇多的。吴开岭以饱满真实的情感,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对村东头的桥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不管是老桥还是新桥,它都是故乡的一个地标,都会在游子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作品中讲述的那些深情故事,为老桥和新桥注入了丰富厚重的内涵。桥是家乡发展变化的见证,老桥,令人遐想;新桥,催人振奋。老桥也好,新桥也罢,它都以形象的语言,向世人述说着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游子就像是一个风筝,不管飞得多高多远,线那头系的永远是故乡,你永远都不会飞出故乡的视线。吴开岭之所以把村东头的桥深深地烙印在脑海,记忆在心窝,是因为他深爱着自己的故乡。正如著名文学家、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啊,树高千丈,也不能忘了根,这是游子们发自肺腑的共同心声。
《屋后的那条路》一文,令我耳目一新。“深秋,斜阳伴黄昏。在老家屋后的那条路上,我一边陪伴着身体欠安的母亲,一边凝望着脚下的路……”陪母亲散步中,他想到了这条路的变迁,想起了奶奶和父亲,曾经站在这条路上迎送自己的情景。这是采取“借物抒情”手法,将路的变迁和人的生死紧密地融汇在一起,让路与情相互统一,使情和路互为依托,以达到引起情感共鸣的最佳效果,其用心可谓良苦。路,在这里是一条感情线,把自己和故乡的感情,以及奶奶和父亲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有机串联起来,呈现于读者面前,就像是一串珍珠,闪耀着光芒,炫人眼球。瞧,“挽着母亲的胳膊,看着她的满头白发,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母亲啊!儿会常回家看看,常陪您在这条路上走走,直到生命的尽头’。”仅仅几句话,母子深情和感恩之心,便跃然纸上。这种书写方法,浸润着人和物的喜怒哀乐,一字一句都蕴含着真实动人的情感,读来令人感动至深,铭记在心。
《门前的“场头”》《 站在老家的院子中》等,均是真情涌动的作品。但凡游子,踏入故乡的土地,便会感觉到浓郁的乡情扑面而来,聆听到熟悉的乡音,就会浮想联翩,憧憬万千。乡情,是游子人生岁月中,最充实的岁月,最愉悦的岁月,最幸福的岁月,最高雅的岁月。感受着乡情的温馨,体味着乡情的醇厚,一股感动的潮水,一定会溢满心田,情感深处更会凭添浓厚的故乡情韵。置身于浓郁的乡情氛围中,生命便会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对游子而言,那一声声来自故乡的呼唤,不正是一阵阵悠扬婉转、悦耳动听、醉人心扉的笛声吗?!
友情是一坛酒。
有人说:“友情不是一壶茶,越冲越淡;而是一坛酒,越沉越香!”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我相信,吴开岭也会认同,不然,他的作品里怎么会弥漫着“老酒”的香气?
请看,《我的兄弟叫海山》就有着一坛老酒的特质。作品表述流畅,情感饱满,同学情,兄弟谊,萦绕于心,熔铸于胸。人物的描述,也很出彩,透过灵动的语言,海山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的面前。题目,自然是借鉴了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巧妙借鉴,生动形象。吴开岭与海山是初中同学,尽管多年不见,但见面后依然是一往情深。他说:“也许是脾气相投、也许是同学情深、也许是我们血管里都一样流淌着农民的血脉,我和海山的同学关系相处得越来越好。海山总是谦虚地管我叫哥,我也不做作,爽快地叫他为兄弟。”散文作品是作者与读者进行心灵和情感交流沟通的一种方式,谁都不希望自己面对的人戴着面具,人人都渴望敞开心扉,进行真情实感的交流。真情实感最动人,最能让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再请看,《金戈铁马入梦来》一文,开门见山,由战友来盐城做客,引起了对军旅生活的回忆,对战友深情的珍惜。过渡自然,内容丰富,叙述真实,情感充沛。他欣喜地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屋外雨声不停,屋内笑声不断。战友、战友,亲如兄弟,叙不完的旧,道不完的情。”因为我是一名老兵,对文章里的场景与事情非常熟悉,读起来自然感到格外亲切动情。一朝来当兵,终生是兄弟,战友情是人间至情,是最纯洁的情感,这种情谊,永远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常言说,今生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不会后悔。战友之情,的确是一坛老酒,储存越久,味道越醇厚,“饮”下之后,唇齿留香,余味绵长。
读罢《乡情·文缘》这篇作品,我更是由衷欣喜。从款款深情的文字中,我清晰地看到吴开岭“真性情”书写与渲泻的特点,真切地认识到《乡情·文缘》的难能可贵!我与杜国富老师认识较早,感情深厚,特别敬佩他为人为文的诚恳态度,以及对文友作品认真负责的精神。认识王三宝老师,缘于吴开岭的“牵线搭桥”。他的散文集《绿果》出版前,发过来一个电子版,嘱我写篇书评。从其文章里,我感受到他的才情与真实,读完书稿便写出《洗尽铅华呈素姿》的书评,被收入到集子之中。我对文缘友情看得很重,十分珍惜。我惟愿文友们都能在文学的征途中,缔结下纯真的文缘友情!不要像一壶茶,越冲越淡;而要像一坛酒,越沉越香!
读吴开岭的散文作品,我仿佛是在听他讲一连串娓娓动听的故事,或激情、或朴实、或高昂、或低吟,充满阳刚气息,充满人情味,充满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和热爱。我知道,他是在用思想、用诚心、用真情在创作。他说,他的文字还很稚嫩。可我觉得,他的文字很成熟,像春风,时而轻轻吹拂,时而动情呼唤,时而激情呐喊。尤其是写部队和警察生活的作品,除了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之外,更多了一种超脱、一种智慧、一种职责、一种使命。那是心的驰骋,那是情的奔腾!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散文作品的魅力,不仅来自于思想认识的深邃,更来自于胸中真情的激荡……
王友明简介
WEIYADONG JIANJIE
王友明,河北临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汾市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临西县散文学会名誉会长,《新锐散文》平台、《散文福地》杂志顾问、《江山文学网》《黄河文艺》《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中国散文精英奖、中国当代散文奖获得者。有散文入选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儿童百科?课外读物。
《悦读时代》杂志是由河南阅读学会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月刊。主推时代人物、名人故事、重大历史事件,并刊发优秀文学作品,为读者、作者打造一个互联网、传统媒体联动的全方位立体交流平台。
2020年四月起,《悦读时代》恢复出版,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投稿须知:小说5000字内、散文勿超3500字,诗歌勿超过30行。已在其他公众号刊发并被设置原创保护的勿投!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悦读时代杂志社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达林
悦读时代公众号每周二、四、六推送
投稿信箱:ydsdzzs@126.com
- 2024年01月28日
-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