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宣威历史故事有哪些 宣威历史故事? 云南宣威历史文化

一、宣威历史故事?

1927年8月16日,贵州军队到达宣威可渡河北岸,宣威县长宋光熏得到消息后急忙派人去沟通,请求黔军不要越过可渡河,后来看到形势不利,于是设三重防线想加以抵抗,黔军大部队已到达。队伍由师长毛光翔统领,驻安顺,居中调度,右翼军队由旅长杨寰澄率领由宣威可渡关入云南,左翼军队由富源胜境关入云南。

黔军为什么进入云南?这是胡若愚招来的。1927年2月6日,唐继尧手下的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四个镇守使因不满唐继尧的统治,联合起兵逼唐继尧下台,推翻了唐继尧对云南14年的统治。5月23日,唐继尧吐血而亡。之后,为争夺云南政权,胡若愚与龙云之间的矛盾白热化,张汝骥支持胡若愚,李选廷退出。6月14日,胡若愚派兵包围龙云住宅,炸伤龙云左眼并擒获龙云。就在胡若愚囚禁龙云的当天,蒋介石任命龙云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胡若愚为三十九军军长,张汝骥为独立第八师师长。龙云被囚禁,他的“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暂时由胡瑛指挥。

龙云被囚,胡瑛从滇西反攻昆明,胡、张战败,挟持龙云退出昆明城,在板桥与龙云达成协议。商定龙云回昆明主持省政,胡、张北伐,由龙云补充军需。8月13日,龙云回到昆明,接任第38军军长兼代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重新掌权后,向胡若愚、张汝骥部发动反击。胡若愚部向昭通撤退,张汝骥部退守曲靖。胡若愚向贵州省的省主席周西成请求支援。周西成正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欣然应允。

黔军到达滇黔交界处宣威可渡关。宣威县长宋光熏处于累卵之势,不抵抗则有辱云南统一的局面,抵抗则连累宣威人民。他在夜里出来安抚宣威的百姓说:两千多年前,郑国有个商人叫弦高,经商经过滑国,半路遇到秦国军队。得知秦军要袭击郑国,于是他冒充郑国的使者,用四张皮革和十二头牛去迎接秦军,说是来犒劳秦军,暗示秦军郑国已知秦军来袭。同时,派人回郑国禀告。秦军主帅见到弦高的这一举动,以为郑国已有准备,料想灭郑国有困难,于是只顺道灭掉滑国后返回,从而使郑国避免了亡国。现在,他想学“弦高犒师”的举动,暂时迎接黔军。目的是等待援军,希望百姓配合。于是当大敌压境时,宣威百姓出而欢迎,社会秩序恢复,黔军亦有风纪,市井晏然,但这样的局面并未维持多久。

黔军入宣威后,改组宣威县领导班子,以四川人吕汇川为宣威县长,贵州人刘家锜为倘可县佐(驻倘塘),财政局、警察局一律改换人员。原宣威县长宋光熏、法官陈中孚等逃走。

1927年8月18日,胡若愚率领几千人从昭通来宣威与黔军会合。当时宣威政权已为黔军所占,所有财政收入都交贵州人的指挥部,胡若愚不能过问其开支,粮税派款等事也都仰他人鼻息。

1927年8月22日,胡若愚与黔军旅长杨寰澄率5000余人,去支援被龙云部队围困在曲靖城的张汝骥,留黔军营长姜大钦率部队留守宣威城。胡若愚到沾益县清水沟时,遇到龙云的部队,与之战,大败,被俘、毙2000多人,仍返回宣威。

1927年8月25日,胡若愚和杨寰澄的军队又向曲靖推进。这时,唐继尧旧部唐继虞,围攻昆明,龙云部队不得不从曲靖撤回昆明,张汝骥得以脱险。

胡若愚、张汝冀的部队在曲靖会合后,联合黔军从曲靖直捣昆明。行至易隆,遇到打败唐继虞部队的龙云部队正返回曲靖,两军交伙,胡、张部队被龙云部队大败,又退回曲靖。

胡、张部队被围在曲靖,留守宣威县城的姜大钦、吕汇川及财政警察各局人员都逃回贵州水城。1927年12月11日,贵州省主席周西成责令姜大钦反攻,又特派黔军团长张英华督促姜大钦返回宣威,攻打宣威县城。12月12日,姜大钦进攻县城。当时宣威县城的城治无主, 这天晚上,在籍(住在本籍的或官籍上注名的)团长邓伯勋由西区收容散兵百人到关口,人心稍定。姜大钦先头部队在北门被宣威乡团兵击退。姜大钦改由夜里攻县城西北角,天要亮时,用长梯从小南门缺口入城,杀死睡梦中守城人20多人,紧接着就搜杀乡团队员。城内的人听说良民被杀,都愤不可遏,纷纷请求加入乡团队作战。在籍团长邓伯勋和营长王文学及各队首领,乘士气大振时打开西北两门,分头杀出。姜大钦中弹死于北门,张英华见姜大钦已死,督众攻南门。宣威民众打开南门,与张英华的黔军部队展开巷成,把张英华部队撵出宣威县城。张英华率部退回贵州。

当时龙云军队两次围攻曲靖城,圆通寺成为龙云的前敌总指挥胡瑛的指挥部。在战胜张汝骥、胡若愚的军队和黔军后,胡瑛亲笔题书“胜峰”两个大字,又撰写碑文记述他坐镇胜峰山指挥战争得胜,恰巧符合古人命名“胜峰”之名。曲靖县长段克昌在1928年7月上旬将碑文刻写于圆通寺。此碑今在。

在1927年一年的时间内,各路人马接踵而至宣威,县长就换了三个,处于滇黔交界处的宣威在战乱年代昼晦如夜!

二、宣威历史人物?

王世雄,宣威历史上的一个大官,正二品大员,武将。

曾率军出越(越南)在宣光地区用“土窑烧石灰”的办法打败过法国侵略军,后又在临淮保过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的驾,据说慈禧太后亲自赏赐过他黄马褂和金腰带,传说和史书均记载了事迹,威名显赫,战功卓著,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三、宣威火车站历史?

宣威站,建于1964年,是沪昆铁路上的车站,站址在云南省宣威市宛水街道环城东路,邮政编码:655400。隶属昆明铁路局曲靖车务段管辖,现为三等站。是进入云南的最主要铁路经停站。 2020年6月20日起,宣威站推出电子客票业务。[

四、宣威历史文化特点?

宣威非遗最佳代表

火腿制作技艺,火腿是宣威最具有特色的名片,也是每个宣威人从小吃到大的食物,2010年5月,“盲威火腿制技艺”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曲靖市队个国家级项目之一。管升阔被命名省级传承人,邵廷吉被命名为曲靖市级传承,浦恩勇等5人被命名为宣威市级传承人。

宣威最奇特的豆腐

倘塘黄豆腐,“拴着卖”的美食。明洪武年间,随明军入滇的南京籍200余户秦、李氏汉人戍边倘塘,带来了家乡做豆腐的技术,之后结合当地的原料、水质、气候条件和饮食文化,形成倘塘黄豆腐独特的制作技艺,世代沿袭。

宣威最嘹喨的歌声

山歌是是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草根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受众群体。至今宣威一些地方还有青年男女在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聚集在特定的地点对唱山歌的传统,称为“赶花街”。

五、灵隐寺历史典故?

你好,灵隐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传说当时有一位僧人名叫惠休,他在灵隐山上修行时,发现山中有很多灵气,便在此处建寺。据传说,当时有一位神龟来到灵隐寺,带来了一块圆形石头,称为“灵隐石”,并说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肉身舍利所化。惠休便将这块石头安放在寺中供奉,成为灵隐寺的宝物之一。

灵隐寺在唐代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南方佛教的重要中心之一。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曾在灵隐寺中修行,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灵隐寺还曾多次遭到战争和火灾的破坏,但每次都经过修缮后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在现代,灵隐寺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六、泉州历史典故?

胭脂巷,北接涂门街,南至中山南路,为旧时进城必经之路。数百年光阴流淌,走过几个朝代的变革,小巷巷名从元朝的“燕支里”到清代的“胭脂巷”,背后是各种广为流传的典故。

元朝时,大批蒙古人居住在附近,为纪念其祖先发迹地燕支山,蒙古人将此地称为“燕支里”。彼时,同安苏颂第十世孙苏唐舍为避难迁居燕支里,苏氏祖闾有井名为“胭脂”,传说井曾经出过粉红色的井水,又说井水可制作质地上乘的胭脂,不少人做起胭脂水粉生意,“胭脂巷”由此得名。

走进小巷,气势恢宏的祖闾苏民居群,四座连排大厝,从巷东到巷南,四宅相连,竟快将胭脂巷整条街占满了。北宋著名政治家、科技巨星苏颂的后裔,瓜瓞延绵21世,苏氏后人不因其族常嗅胭脂粉气为荣,而以书香世袭为耀,走出一个个文人雅士。

行至胭脂巷尾,拐个弯,沿着南岳后街徐行几步,门楣上印刻着“和裕税典”字样的典当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前周边典当行扎堆的历史;南岳后街中,曾经横跨两条街巷的黄氏古厝古朴而亲切,明代礼部尚书黄凤翔的后人呵护着祖宗的基业,开始第五次翻修;巷尾,寄托民众信仰的南岳宫藏身民居深处……

七、蓬莱历史典故?

蓬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仙岛屿,被认为是仙境之地,是神仙们的居所。其典故如下:

蓬莱三仙。相传,唐朝时期,有三位来自蓬莱岛的神仙,分别是李彦、李俨和李厚,他们身穿白衣,手持仙剑,行走于人间,为百姓解决疑难问题,治病救人,被人们称为“蓬莱三仙”。

蓬莱仙境传说故事。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仙,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什么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

八、迁安历史典故?

迁安的历史典故不少,如唐王征东,老马识途,棒打龙山头,女蜗补天,还有轩辕故都,等等,欢迎来迁安作客。

九、国庆历史典故?

早在唐朝时期,我国就有了国庆的说法。唐玄宗当政期间,满朝文武呼吁将唐玄宗的生日八月初五这天定为“千秋节”。千秋节盛行后不久后又改版升级为“天长节”,庆祝形式更加浩大。后来,为了庆祝明治天皇的生日,日本遣唐使还把天长节带回了日本。明清时,“天长节”又演变成了万寿节,这个节日也成了与元旦、冬至一样重要的节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国家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十、莫高窟历史典故?

莫高窟建立于十六国时期。

在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这本书中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一个僧人乐尊经过这座山,忽然看见金光闪耀,于是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手来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这个洞里修禅,给了名字叫“漠高窟”。


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