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莫高窟历史典故?
莫高窟建立于十六国时期。
在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这本书中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一个僧人乐尊经过这座山,忽然看见金光闪耀,于是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手来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这个洞里修禅,给了名字叫“漠高窟”。
二、柬埔寨莫高窟的历史?
柬埔寨莫高窟历史主要是:
柬埔寨莫高窟又称为吴哥窟,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全球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全球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
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
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全球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一百多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全球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民族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三、莫高窟的历史故事?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盛,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全球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
四、敦煌莫高窟的历史?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提高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盛,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大众注意。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全球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五、莫高窟历史纪录?
全球文化遗产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全球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盛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一个。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全球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六、敦煌莫高窟历史资料?
敦煌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建元二年(336年),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提高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盛,莫高窟更是兴盛。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大众注意。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全球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便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七、莫高窟的历史价格?
莫高窟形象地描述古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敦煌壁画中有许多本生故事画和佛传故事画,这些画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北壁西侧的《耕稼图》,表现的是弥勒菩萨从兜率天下生阎浮提,于龙华树下成佛,大地一片净土的情景。“雨泽随时,奋稼滋茂,不生草秽,一种七获,用功甚少,所获甚多”,这一《一种七收图》是反映唐代北方农业生产生活的代表作。
《胡人驯马图》则向我们展示古代敦煌地区畜牧业的提高情况。敦煌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又是古代边境商业贸易中心,丝绸之路商贸繁盛的景象在敦煌石窟壁画中也得到充分反映。壁画中还出现了商贸、酿酒、粮油加工、皮草制作、兵器制造等手工业方面的画面。
所有这些画面,都再现了敦煌地区农业、畜牧业、商业、手工业的提高状况,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真诚资料。
八、敦煌莫高窟的特色,莫高窟的建筑历史?
莫高窟最早是在北魏时期初建,到唐朝时期扩建并完善。
九、三危揽胜莫高窟的典故?
三危山在敦煌是一座神山,位于敦煌以东二十多公里,历史上被称之为“敦煌八景”其中一个,名日:“三危揽胜”。三危山靠近敦煌市区的三座高峰,常被敦煌人所敬仰,由于三危山的佛光在这里显现,敦煌有了佛教石窟寺。这要从1650年前说起:公元366年的一天,有一位云游到此的僧人,名叫乐僔,在黃昏时节行走到此山角下,忽然看见三危山上万道金光,状似千佛,于是便在此山的对面的鸣沙山东崖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也就是说造就了敦煌莫高窟的开窟之源,历代不间断的开窟造龛,敦煌的寺院提高了起来,“乐僔法良发起宗,建平东阳弘其迹”,敦煌有了“三危佛光”的一说。敦煌的信众们在靠近敦煌城的三危山主峰上修建了庙宇,成为了“危峰东峙”的景观。
十、敦煌莫高窟背后有哪些历史?
你可以说没有去过敦煌,却不可能说不知道敦煌,由于那里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以及飞天、千手观音……总有一个曾经触碰到你心底的柔软,让你心向往之。
然而,你可以说知道敦煌,却不可能说你真的懂敦煌,由于无论是其背后金戈铁马的历史,还是洞穴中意境悠远的壁画,都蕴含着说不尽的厚重情怀。
这就是敦煌的魅力,它身在戈壁滩,却光华熠熠让全球瞩目;它敞开胸怀,大众却始终无法参透其宏大的内涵。
敦煌意味着何?敦煌从何处而来?
敦煌石窟一线守窟人、新一代90后学者邢耀龙所著的《敦煌大历史》,用年轻的视角、全新的智慧体系、生动的文笔,从人口、地理、军事、政治、经济、想法、艺术等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融民族迁徙、王朝更替、宗教变迁、艺术嬗变于一身的多元立体敦煌。
打开地图,敦煌不过是中国西部一个平凡的小镇。然而,跟随邢耀龙的笔,将时光倒回公元前111年,我们看到踌躇满志的汉武帝,正在三危山下的那片荒原上画下一个圈,于是三苗人作为第一批移民来到这里。
之后无数怀揣愿望的大众“徙民实边”,他们筚路蓝缕,代代相传,敦煌一度成为联结中原与西域的枢纽,成为物品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中转站。
透过敦煌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秦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驰骋草原、月氏人创造犍陀罗艺术,看到河西儒学脉流传承、三大石窟起起落落。而历史上耳熟能详的佛教东传、北击匈奴、炀帝西巡、五胡入华、玄奘取经、安史之乱、蒙古西征……又无一不与小小的敦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说,敦煌其实并不是普通的一座城,它是中华文明和全球文明一个重要的交汇点,见证了无数历史长河中的闪耀时刻。而邢耀龙则站在了当下的敦煌,把历史做成了一个剖面图,沿着时刻脉络,把各个时期与敦煌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故事,细细地展现给我们看。
从这个角度来说,《敦煌大历史》记录的也不单纯是历史,而是年轻的守窟人抛开岁月沉重的负载,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讲述着对家乡的记忆与解读,转述着敦煌的前世与今生。而书中特别记录的守窑人的24小时,更是让大众近距离聆听到敦煌守护者的拳拳心声。
《汉书》云:“敦,大也。煌,盛也。”以石窟闻名于世的敦煌,默默注视着数千年历史在这片戈壁下流转,震撼人心的雕塑、壁画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飞天、千手观音、九色鹿也无言地成为中国文化的鲜明名片。
作为全球著名的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现存492个石窟,壁画4万多平方千米,这些珍贵的石窟壁画,涵盖佛教、世俗、历史、人文、山水等等诸多方面,极具美学和宗教价格。
然而敦煌石窟中是严禁拍照的,而且即使允许拍照,石窟内的光线也无法保证拍摄质量,因此想要收藏石窟壁画的高清图并不是易事。小编认为‘敦煌大历史’里面,我们却惊喜地发现,书中收入了26张高清大图,配有对应的文字讲解,让读者可以近距离观摩难得一见的壁画塑像。
不过,在邢耀龙看来,敦煌的价格绝不仅仅是壁画和塑像。由于壁画和塑像只是敦煌的表现形式其中一个,其承载的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大大致小的事件,才是鲜活历史的脉络,并构成了敦煌独有的历史价格。
那一座座千年的石窟,就是一道朝代序列最完整的石窟艺术走廊。走在其中,仿佛进入一个幻像和现实的全球,亦真亦幻间,俨然是另一种意义的虚拟现实。于是,大众总在说:敦煌,一个一生总要去一趟的地方。
真的要去敦煌时,你一定要带上这本《敦煌大历史》。它虽然不是一本导游书,却可以让我们于金戈铁马的历史往事中,看到与敦煌艺术相关的众多历史细节,在与古老而神奇的石窟壁画面对面时,它会让你更轻松地捕捉隔空跨界、心神相交的神奇灵感。
历史从未睡去,时刻也始终清醒。敦煌的历史一直在续写,而我们,正是这个故事的见证者与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