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关于黄河的俗语和谚语有什么 关于黄河的俗语,谚语,成语及意义和相关故事有哪些? 关于黄河的俗语和古诗

一、关于黄河的俗语,谚语,成语及意义和相关故事有哪些?

俗语、谚语:

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天下黄河富宁夏、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成语: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带砺、黄河水清、砺山带河、鲤鱼跳龙门、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唐代刘禹锡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喜边尘、今度还静。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民谣: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

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信天游:

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几十几许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二、搜集与“和”有关的成语和俗语?

和成语如下:

琴瑟和同

秋高气和

和而不同

琴瑟和谐

民和年稔

隋珠和璧

画荻和丸

一唱一和

和衣而睡

响和景从

和和气气

和蔼可亲

言和意顺

上和下睦

趁水和泥

隋珠和玉

丈二和尚

日暖风和

惠风和畅

情投意和

细雨和风

和风细雨

和蔼近人

琴瑟和好

心醇气和

和颜悦色

你唱我和

彼唱此和

时和岁稔

和睦相处

一迎一和

民和年丰

和隋之珍

和如琴瑟

和而不唱

和平共处

春和景明

白雪难和

和事老

和湿泥

面和心不和

指着和尚骂秃驴

三、与和水有关的成语并写出成语的意思?

山清水秀。指天然环境非常的好,山水都非常的漂亮。

四、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并写出几组蜈蚣?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特别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伟大。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职业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技巧。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民族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技巧。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盒稳葑呈坑⒂虏磺???啦唤怠?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智慧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刻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物品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五、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展开全部

其他回答

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4、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特别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5、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6、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伟大。

8、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职业的效果。

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技巧。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3、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6、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7、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若有用,望采纳,谢谢。

六、与和有关的故事,成语或相关名言警句?

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和风细雨,惠风和畅。

七、谁能写出4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主人公?

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草船借箭

关羽过关斩将

刘禅乐不思蜀

下边简单解释一下:

一、乐不思蜀

拼音 lèbùsīshǔ

出处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释义 很高兴,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高兴地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又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二、过关斩将

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

东汉末年(200年),刘备、关羽、张飞在徐州失散后,关羽留在曹营。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处,就带领二位皇嫂去投奔,曹操不许。关羽凭自己的勇猛,连续过东岭、洛阳、沂水、荥阳和黄河五关,斩杀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六位战将。

八、迂公修屋这则短文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个与修缮房屋有关的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答:未雨绸缪

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职业。

出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示例: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

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