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典故成语大全?
1、揠苗助长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何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智慧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
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样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然而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可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一切事务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
2、牝鸡司晨
殷商时期,暴君纣王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过着奢华荒淫无耻的生活,纣王对忠臣们的话毫不理会,只听信他的爱妃妲己的话。商朝的忠臣比干由于向纣王进忠言却被纣王杀了,还被开胸挖心,说要看比干长的何心眼,纣王的行为引起了群臣百姓的强烈反抗。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兵讨伐纣王,周武王的部队在距离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就跟纣王的部队开战了,周武王在牧野誓师时说道:过去说雌鸡没有晨鸣之道,雌鸡代替雄鸡打鸣则家尽,妇人夺取丈夫的政权则民族要亡,纣王一味的听信妲己的谗言胡乱施政,是纣王亡国的根本。
3、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因此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领悟他何故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样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样找得到你的剑呢?”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4、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创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干的大臣死后,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呼,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刘禅侍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特别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5、图穷匕见
战国末期,秦国很强大,在消灭了赵国後,打到北部的燕国,燕国岌岌可危。燕国的太子丹请荆轲去刺杀秦王,并派勇士秦舞阳作荆轲的助手,让荆轲带着秦王的仇人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作礼物,将一把毒药熬过的匕首藏在地图里。
荆轲和秦舞阳二人到了秦国,买通了秦王左右为他们引见,秦王很高兴,就在咸阳宫接见他们。在登上宫殿的台阶时,秦舞阳紧张得发抖,荆轲就把他留在外面。
秦王看过仇人樊於期的人头後,又要看地图。荆轲捧着地图来到秦王面前,献上去。秦王慢慢展开地图来仔细看,当地图展到尽头时,藏在里边的匕首露了出来。
荆轲迅速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一手抓起匕首刺向秦王。秦王扯断了衣袖,转身逃走,荆轲就在後边紧追。这时,秦王的卫士们赶来了,荆轲受了伤,就把手中的匕首投向秦王,但没有击中。最後荆轲被卫士们杀死了。
二、历史成语典故大全?
1,坚贞不屈(坚贞不屈)成语故事明朝末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攻打扬州,派明朝降将李遇春去扬州劝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骂而回。豫亲王多次用书信劝降,也被史可法回书痛骂。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自杀未遂,被清兵俘虏,他坚贞不屈,慷慨就义
2,盲人摸象
成语故事古代佛经里讲到有几许盲人去摸大象,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棍子,一个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一个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像绳子。由于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形象
三、李清照夏日绝句典故
古时候,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她的名字叫李清照。她在宋代是备受推崇和瞩目的文学巨擘。李清照以其特殊的写作风格和深情的诗词而闻名于世。她的作品不仅描绘了生活的琐碎和辛酸,还表达了对人生和爱情的思索和感悟。
李清照
李清照,字太虚,号易安居士,出生于北宋年间的一个文化世家。她的父亲是北宋著名学者李复之,对她的教育和培养非常重视。在家庭的熏陶和影响下,李清照从小就展现出对诗词的天赋和热爱。
李清照的才情早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的作品充满了对真挚情感的表达和对世事悲欢离合的思索。尤其是她对爱情的感悟和深情的描写,使她的作品成为了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选。
夏日绝句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她爱情诗中的代表之作。这首词表达了她对逝去的爱情的思念之情。
桃花落尽,春去也,风雨送斜阳。飞絮乱时愁不寐,卧听晓枕凉。铜炉华烛映银灯,美味醍醐供巧愚。故人寂寞挂南楼,浮云一别后,难道无穷期。
这首词中的每个字都充满了深情和叙述,让人不由得感叹李清照的才情和对爱情的领悟。她用简洁而贴切的语言把自己的思绪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带来了浓厚的阅读体验。
典故
《夏日绝句》词中的典故是李清照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汲取灵感并加以改编创作的。据说,这首词的典故与李清照与其丈夫赵明诚之间的爱情故事有关。
当时,李清照还是个年轻的女子,她与赵明诚的婚姻并不快乐。赵明诚一个官僚,事业心极重,经常忽略了对李清照的关爱和陪伴。李清照对此感到异常的失望和伤心。
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李清照写下了《夏日绝句》这首词。她用诗词抒发了自己心中的苦楚和无奈,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首词成为了她心灵的寄托和发泄。
小编归纳一下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词以其深情而又真挚的表达,深深地打动了大众的心灵。它既是对个人爱情的吟唱,也是对生活的感慨和反思。李清照用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创作出了这样一首经典之作。
她的作品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瑰宝,也是后世对爱情和人生思索的重要参考。无论是从诗词的点滴之处还是从整体的艺术构思来看,李清照的作品都是我们进修和欣赏的典范。
希望我们能通过阅读和欣赏李清照的作品,感受到她的才情和对爱情的领悟,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高兴。
四、历史经典故事大全?
草船借箭
时刻:三国时期
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
事务经过:诸葛亮在吴地遭到周瑜的刁难,命令诸葛亮打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却再说三天就行,以此立下军令状。三天后,天气阴沉,大雾弥漫,诸葛亮命人扎草人的船开往曹营。一番操作后,携箭回营。
五、七上历史成语典故大全?
奴隶社会:西周周厉王: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西周末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齐桓公称霸:尊王攘夷楚庄王称霸:一鸣惊人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纸上谈兵古代春秋时期(三门峡)虢国灭亡:唇亡齿寒、假虞灭虢
六、渔家傲李清照离骚典故
渔家傲,李清照,离骚典故
离骚典故的渊源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清照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女词人,她的作品特殊而深情,被誉为“钗头凤、字字珠玑”。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其中一个就是《离骚》。作为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离骚》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融入了丰盛的文化典故,其中渔家傲就是其中其中一个。
渔家傲的故事
渔家傲是《离骚’里面的一个典故其中一个,出自《楚辞》。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国君扣留了李涉,使得他远离家乡、分离家人,心思始终牵挂着家乡的景色和亲人的辛酸。他特别留恋渔家的生活,表达出对渔父渔子辛勤勉作的敬佩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事中渔夫的悲壮形象成为了后来文人笔下的重要形象。
李清照的《离骚》
《离骚》被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这首诗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写了李清照的流亡生活,表达了她内心的苦闷与自嘲。
小编认为‘离骚》这首诗中,李清照通过自己的流放经历,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和生活的无奈。她以特殊的视角描绘了家乡的美景、亲人的亲切以及自己的爱情悲剧,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完美融合,以极其深情动人的笔触触动人心。
在这首诗中,渔家傲被李清照置于一种生动鲜活的诗境之中,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渔家生活的向往。渔家傲不仅仅是对渔夫生活的歌颂,更是对家乡恩情与思念的寄托。
渔家傲的意义
渔家傲作为《离骚’里面的一个典故,代表了古代文人对于渔家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它通过对渔家的美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天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讴歌。
渔家傲也象征着古代文人士子的境遇,他们长年奔走于官场,常常闲居无聊。诗人通过渔家傲传达了对于清闲自在、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受困官场的抱怨之情。
渔家傲也是对渔夫的赞颂,渔夫以其辛勤勉作和淳朴的品性成为古代文人笔下的英雄人物。渔夫勇壮而深情,为了维持生计,他们每天都在渔船上劳作,面对海风海浪,他们用汗水和智慧谋生,成为了社会的支柱。
李清照的《离骚》以其深刻的思索、卓越的才情和出色的艺术造诣,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渔家傲作为这首诗中的重要典故,也同样深入人心。它以特殊的视角展示了诗人的眷恋之情,同时又抒发了对家乡和渔家生活的美妙向往,使得《离骚》这首诗更加丰盛多彩。
七、李清照夏日绝句典故?
李清照《夏日绝句’里面用了3个典故: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意为:身已死亡啊灵魂永不死,无论兄弟们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八、李清照轶事典故?
下面内容一个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的作词水平比丈夫赵明诚高得多。有一次,赵明诚闭门写词,废寢忘食三日三夜,写成50首,再照抄了李清照的三句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夹在自己的作品中,接着就拿给友人陆德夫看。陆德夫看了之后就说:“你这作品只有三句是好的,其余都是垃圾。”赵明诚激动得浑身发抖,忙问:“哪三句?”那人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九、历史成语典故大全
历史成语典故大全
成语是汉语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融合了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的智慧。成语具有简洁、形象、富含意义等特点,无论在口语交流还是书面表达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一些常见的历史成语背后的典故。
1. 指鹿为马
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的秦始皇时期。当时的丞相赵高为了迷惑和欺骗人民,将鹿标榜为马。他故意将两个本来完全不同的动物误用,试图改变大众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因此,后来大众用“指鹿为马”来形容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
2. 掩耳盗铃
这个成语来自于《列子’里面的寓言故事。据说,一位愚蠢的小偷偷了一口铃,但他担心铃声会暴露自己,于是他用手捂住耳朵,以为别人就听不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掩耳盗铃是一种自欺欺人、不自量力的行为。
3. 谈虎色变
这个成语源自唐代的传说。当时,唐玄宗与杨贵妃一同游玩时,突然遇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玄宗吓得脸色发白,杨贵妃则面不改色。玄宗问杨贵妃怎样不害怕,杨贵妃回答说:“陛下不怕,妾身天然也不怕。”从此,大众用“谈虎色变”来形容面对恐怖或危险时的变色反应。
4. 杯弓蛇影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据说,一位名叫霍去病的将军饮酒时,由于杯倒在地上,投射在墙上的弓影出现了蛇形。他一时兴奋,以为墙上真的有蛇,结局误伤了自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杯弓蛇影是指因过于紧张或过于敏感而自己吓唬自己,看不清真相。
5. 鸡飞蛋打
这个成语出自明朝小说《水浒传》。故事中,有一位英勇的农民叫鲁智深,他当时正在剁肉,突然一只鸡飞了进来,他一剑把鸡砍下。可他砍下鸡的同时,打破了地上的一个蛋。鲁智深由于过于狂躁和鲁莽,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大众常用“鸡飞蛋打”来形容做事草率,不顾后果的行为。
6. 叶公好龙
这个成语的典故来自于古代的故事。相传,叶公非常喜欢龙,他认为龙是神圣而高贵的生物。于是,他每次都会留一杯茶给龙,希望龙能够来喝茶。然而,他始终没有看到一条真正的龙。后来,大众用“叶公好龙”来形容喜欢虚构或不存在的事物。
7.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一个非常有趣的成语。相传,古代有一位农民,他种了一株庄稼。有一天,一只兔子由于逃避追捕而撞到了树根,当场死亡。这位农民非常幸运,由于他不用去费力气去追兔子,只需要守株待兔,就能获得丰厚的收获。后来,大众用“守株待兔”来形容无制度地指望机会降临的愚蠢行为。
8. 对牛弹琴
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位名叫子牙的高人,在山上练习箫。他吹奏得非常动听,让牛群屏住呼吸,象征性地停下了咀嚼。子牙为了验证自己的音乐水平,决定再试一次。然而,牛仍然只关注自己的食物,对箫声毫不在意。从那时起,大众用“对牛弹琴”来形容向不懂事的人讲解或劝诫,徒劳无益的行为。
9. 纸上谈兵
这个成语指的是纸上谈论军事策略或武术,而没有亲身经历或操作的行为。它起源于宋朝的诗人蔡沈的诗句:“兵车既畏藜藿,士卒惧斧钺。所恨夫纸上,来兵何足虑。”这句诗告诉我们,只有操作才能验证学说,纸上谈兵是没有意义的。
10. 塞翁失马
这个成语起源于《淮南子》。据说,一个老人的马不小心跑出了马圈,很多人都来安慰老人,但老人只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几天后,那匹马带回了一群野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好坏,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塞翁失马也许会带来更大的好运。
以上是一些常见历史成语的典故,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通过了解这些典故,我们能够更好地领悟和应用成语,在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这篇文章小编将给无论兄弟们带来了启发和帮助!
欢迎关注我的博客,了解更多有关中国文化、历史以及语言进修的内容。
十、李清照名句大全?
李清照名言名句 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7、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8、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9、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10、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1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2、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3、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1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5、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1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7、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18、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几许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19、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20、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2、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23、况青云咫尺,朝暮入承明后。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24、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25、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26、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27、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28、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29、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30、酒栏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3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32、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3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4、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35、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36、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37、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3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9、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40、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41、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42、倚遍栏干,只是无心情!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4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4、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45、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46、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47、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48、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49、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50、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51、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52、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53、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5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5、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56、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57、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8、浪花泪,心儿醉。隔转空头花容悴。思君如流水,长空细细马蹄碎。君若见,梦中定相会。滚滚长江水,浪淘英雄泪。 59、倚遍栏干,只是无心情,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60、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几许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61、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62、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63、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64、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65、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66、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67、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68、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69、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70、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71、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7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3、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7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5、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76、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77、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78、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79、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80、生怕离怀别苦,几许事、欲说还休。 81、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82、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83、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84、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85、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86、笑语檀郎,今夜纱橱秋箪凉。 8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