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自历史?
蒙自已有上万年人类繁衍活动史、2100多年建县史。“蒙自”,一说以县西坝子边缘目则山而得名,汉语讹为蒙自。一说目则为昧则目音转,系蛮语,意为山竹。一说系苗语“苗族之家”之意。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置贲古县,属益州郡所辖24县其中一个。
东汉属益州益州郡贲古县,三国蜀汉属益州兴古郡贲古县,两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兴古郡贲古县。
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初属剑南道戎州,唐南诏国属通海都督府辖地,宋大理国属秀山郡目则。
元宪宗七年(1257)置蒙自千户,属阿僰万户;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改置蒙自县至今,隶属临安广西元江宣慰司临安路。明为蒙自县,隶属临安府。
清初沿明制,为蒙自县,隶属临安府。雍正八年(1730)7月,临安府属迤东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临安府属迤南道;中法战争(1883~1885年)结束后,光绪十三年(1887)10月,为适应对外通商需要,清廷与法国在北京签订《中法续议商务专条》,指定开广西龙州和云南蒙自为通商处所,蒙自成为中法之间的“约开商埠”。同年,清廷在蒙自设分巡临安开广道,下辖临安府(今建水县一带)、开化府和广南府(均属今文山州一带),兼管即将正式开关的蒙自海关关务。由此,蒙自成为云南近代史上的滇东南军事、政治中心。光绪十五年(1889),蒙自海关落成并正式开关,这是近代云南第一个海关,也是近代中国21大海关其中一个。
民国初年属蒙自道,为道尹驻地。民国十八年(1929),废道后直属云南省。民国三十一年(1942),属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属云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
二、蒙自铁路的历史?
蒙自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的南部,其铁路线始建于1909年,是滇越铁路的支线,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国际铁路线。
目前,蒙自的铁路修建史已经有110多年。
三、蒙自的历史古迹?
蒙自市是云南省红河州的一个县级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盛的文化遗产。下面内容是一些蒙自的历史古迹:
1.蒙自海关旧址:蒙自海关是云南省第一个海关,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海关。旧址位于蒙自市南湖公园旁,是一座法式建筑,现已成为博物馆。
2.碧色寨火车站:碧色寨火车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其中一个,也是滇越铁路的重要站点。火车站位于蒙自市草坝镇,是一座法式建筑,现已成为旅游景点。
3.蒙自南湖公园:南湖公园是蒙自市的一个城市公园,也是蒙自市的标志性景点其中一个。公园内有湖泊、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等,环境优美,是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玉皇阁:玉皇阁是蒙自市的一座古建筑,位于蒙自市城区中心。玉皇阁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一座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格。
5.周家大院:周家大院是蒙自市的一座古民居,位于蒙自市城区内。周家大院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格。
以上是蒙自市的一些历史古迹,这些古迹见证了蒙自市的历史和文化,也是蒙自市的重要旅游资源。
四、蒙自南湖公园的历史?
南湖位于蒙自县城南,故称“南湖”,原名草海。明朝时知府带领民众,将湖中淤泥杂草取出,垒成3座小山,分别以神话中仙人居住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为名。并从县城十几里外引来酒鸡泉、法果泉等四泉的水灌入湖中,形成碧波荡漾的大致两个湖泊。南湖总面积41万平方米,湖堤种植垂杨,三岛有游路相通,园内广植花木。现为南湖公园。南湖公园主要的建筑是伟大的瀛洲亭,瀛洲亭修建于乾隆庚午年,后于清朝毁于战乱,又经几次重修,至今保存完好。因有文人学士常来相聚,吟诗作赋,攻读诗书,又有“学海”之称,云南著名的过桥米线传说便起源于此。中国风格的亭台楼阁和回廊曲桥掩映在绿荫之中,风光秀丽,是观察当地人生活的好去处。南湖周边还分布着一些西欧风情的建筑,是蒙自历史的见证。
五、灵隐寺历史典故?
无论兄弟们好,灵隐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传说当时有一位僧人名叫惠休,他在灵隐山上修行时,发现山中有很多灵气,便在此处建寺。据传说,当时有一位神龟来到灵隐寺,带来了一块圆形石头,称为“灵隐石”,并说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肉身舍利所化。惠休便将这块石头安放在寺中供奉,成为灵隐寺的宝物其中一个。
灵隐寺在唐代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成为了中国南方佛教的重要中心其中一个。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曾在灵隐寺中修行,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灵隐寺还曾多次遭到战争和火灾的破坏,但每次都经过修缮后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在现代,灵隐寺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中一个,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六、泉州历史典故?
胭脂巷,北接涂门街,南至中山南路,为旧时进城必经之路。数百年光阴流淌,走过几许朝代的变革,小巷巷名从元朝的“燕支里”到清代的“胭脂巷”,背后是各种广为流传的典故。
元朝时,大批蒙古人居住在附近,为纪念其祖先发迹地燕支山,蒙古人将此地称为“燕支里”。彼时,同安苏颂第十世孙苏唐舍为避难迁居燕支里,苏氏祖闾有井名为“胭脂”,传说井曾经出过粉红色的井水,又说井水可制作质地上乘的胭脂,不少人做起胭脂水粉生意,“胭脂巷”由此得名。
走进小巷,气势恢宏的祖闾苏民居群,四座连排大厝,从巷东到巷南,四宅相连,竟快将胭脂巷整条街占满了。北宋著名政治家、科技巨星苏颂的后裔,瓜瓞延绵21世,苏氏后人不因其族常嗅胭脂粉气为荣,而以书香世袭为耀,走出一个个文人雅士。
行至胭脂巷尾,拐个弯,沿着南岳后街徐行几步,门楣上印刻着“和裕税典”字样的典当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前周边典当行扎堆的历史;南岳后街中,曾经横跨两条街巷的黄氏古厝古朴而亲切,明代礼部尚书黄凤翔的后人呵护着祖宗的基业,开始第五次翻修;巷尾,寄托民众信仰的南岳宫藏身民居深处……
七、蓬莱历史典故?
蓬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仙岛屿,被认为是仙境之地,是神仙们的居所。其典故如下:
蓬莱三仙。相传,唐朝时期,有三位来自蓬莱岛的神仙,分别是李彦、李俨和李厚,他们身穿白衣,手持仙剑,行走于人间,为百姓解决疑难难题,治病救人,被大众称为“蓬莱三仙”。
蓬莱仙境传说故事。相传,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求大秦江山永固、个人长生不老,便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仙,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何,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何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
八、迁安历史典故?
迁安的历史典故不少,如唐王征东,老马识途,棒打龙山头,女蜗补天,还有轩辕故都,等等,欢迎来迁安作客。
九、国庆历史典故?
早在唐朝时期,我国就有了国庆的说法。唐玄宗当政期间,满朝文武呼吁将唐玄宗的生日八月初五这天定为“千秋节”。千秋节盛行后不久后又改版升级为“天长节”,庆祝形式更加浩大。后来,为了庆祝明治天皇的生日,日本遣唐使还把天长节带回了日本。明清时,“天长节”又演变成了万寿节,这个节日也成了与元旦、冬至一样重要的节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民族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民族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民族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民族的标志,反映这个民族的国体和政体。
十、莫高窟历史典故?
莫高窟建立于十六国时期。
在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这本书中记载,前秦建元二年,有一个僧人乐尊经过这座山,忽然看见金光闪耀,于是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手来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这个洞里修禅,给了名字叫“漠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