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妈祖的历史?
妈祖的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到明朝。
据传,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福建莆田一位姓林的渔民在海上发现了一个神像,便将其捞起,并开始崇拜。
“妈祖”这个名字由来已久,传说在唐朝的时候就有人崇拜她。
在网传的《陈抟妈祖传’里面,记载了唐朝时期名叫陈抟的人曾遇到妈祖,并拜其为师,传承了她的教诲。
妈祖被视为航海的守护神,给予信徒帮助和庇佑,因此在海上行船的渔民和商人都会祈求妈祖保佑。
最初妈祖的崇拜主要在福建地区,后来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并成为中国民间信仰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妈祖问梅典故?
妈祖的传说故事
相传,妈祖姓林,住在我国闽[mǐn]南地区,家里共有兄弟姐妹五个,只有她一个女孩儿。按照当地的习性,只有男人能出海,女人只能待在家里。因此,即使林姑娘水性很好也只能在家里帮助母亲干活儿。
一天,林家四兄弟出海捕鱼去了。忽然,海上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风暴,风将海浪掀起足有几百尺高。村里的人都急坏了,特别担心海上的亲人,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起初,林姑娘和父母一起在家里等待风暴过去,可是,风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过了一会儿,林姑娘忽然双眼紧闭,脸色苍白,不省人事。这可把林家两位老人吓坏了!儿子们没有消息,女儿又昏迷不醒。
他们颤[chàn]抖着双手,又推又拽,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把女儿弄醒了。两位老人长舒了一口气。林姑娘却满眼含泪,一言不发。过会儿风暴停了。
又过了几天,林家兄弟回来了,却唯独不见老四。三兄弟含泪向父母叙述了风暴当天的经历:猛烈的海风把他们的船刮到了大海深处,巨大的海浪把他们的船掀翻了,他们都落入了水中。正在他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一个姑娘踏浪而来,如履平地,将三兄弟一个个救了上来,当她还要救老四时,却忽然不见了。于是,老四被海浪吞没了。
林家两位老人这才知道女儿那天何故晕倒,原来是去救哥哥了。如果他们没有把女儿叫醒,老四就不会死了。两位老人为此自责不已。自此,林姑娘被允许驾船出海,往返于各个岛屿,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多年来,林姑娘凭借自己的水性和菩萨心肠,搭救了不少渔民和过往商人的性命,当地的人都称她为神女、龙女妈祖。
后来,她升天做了神仙,仍然不忘渔船和过往商船的安全。大众为了感谢她,为她修建了“妈祖庙”。
即使到了现在,妈祖庙的香火还很旺呢!
三、妈祖山的历史?
生活在北宋期间的妈祖,原名叫林默娘,福建莆田人,巡检林愿之女。自小有特异功能,谈休咎多中,善于预知海风强弱,年轻而亡,乡人祀之,世称“神女”。受历代皇帝封为“顺济”、“绍兴”、“灵济”、“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妃”、“天后”等,民间俗称之为“妈祖”。今被誉为“海峡神女”,台湾人民崇敬她,庙宇颇多。南澳岛上,今仍有妈祖庙逾10座,很受渔民及来岛台、港、澳、侨胞崇拜,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妈祖生”尤甚。这里.民间流传着不少妈祖神话。
(一)馆尾妈祖佑外乡
县城后宅镇金山(也称“妈山”)北侧山麓,属馆尾地界,原位于海滨,自古由渔民合资建有一座妈祖庙(今尚存)。它背南向北,面对大陆饶平县,左侧有一屿作门前案.故称“案屿”。
明朝天启年间,饶平县东界才子黄锦,考中举人后,有一天,随人泛舟游海,从后江湾登陆南澳玩赏。大伙听说馆尾海边有座妈祖庙,便购粿品、香烛等物去拜谒。
黄锦与众人来到庙中。他摆上粿品,烧香下跪,虔诚地对妈祖祈祷说:“妈祖呀,你保佑我这次考中进士,我就购田4亩、水池1个,来奉献谢神。” 。
不久,他果然考中进士,后当上朝廷尚书,世称“黄尚书”,荣华富贵。他决不食言,派遣属下,携款来岛,购买了庙前约400米远的良田4亩,并买下东侧七八百米远的三格池(后移赠下 妈祖庙),供灌田之用。自此,那田叫“妈田”,那池叫“妈池”。此举轰动了南澳岛。
四、妈祖的历史和来源?
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主要信仰其中一个,她是福建省莆田市南靖县东山镇的民间神祇。妈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福建海上贸易盛行,许多渔民、商人在海上遭遇风浪、海盗等危险,需要一位神明保佑航行平安。据传,妈祖是明代福建南安县长乐乡妈姓林家的少女林默娘,因慈悲救人而被尊为神明,成为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妈祖信仰在宋代开始兴起,明清两代逐渐提高壮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台湾地区,妈祖信仰更是深入人心,成为台湾民间信仰的代表。妈祖信仰源远流长,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海上贸易密不可分。
五、妈祖历史书?
妈祖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特别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一个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因此,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由于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
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智慧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领悟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愿望。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大众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大众避凶趋吉。大众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大众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因此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之日。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传说,他们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
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历代对妈祖的赐封根据史料,宋、元、明、清几许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民族祀典。
妈祖逝世时乡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于同年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湄洲妈祖庙。祖庙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扩建,日臻伟大。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航海家郑和曾两次奉旨来湄屿主持御祭仪式并扩建庙宇。至清康熙时,已形成了具有五组建筑群的“海上龙宫”。可惜,原有金碧伟大的建筑群已废圯,现存原建只剩下“林默的父母祠”,规模较小。近年来,湄洲祖庙进行了大量的复原修建职业,已初具规模。莆田湄洲岛的上妈祖庙,天津的天后宫,澳门的妈祖阁,台湾北港的朝天宫和鹿港妈祖庙为我国天后宫有名的大庙。
六、妈祖线面历史多久?
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妈祖面是福建省莆田市沿海地区的一种地方特色小吃,属于闽菜系。它是莆田沿海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肴,每逢亲友来访时,当地主人便会特别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寓意着妈祖赐予的平安、吉祥、富贵、长寿的线面,来迎接尊贵的客人,彰显主人的诚意和良好的祝愿。
七、妈祖诞生地的建筑历史?
>10妈祖信仰是我国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其中一个,据说全全球各地有妈祖庙近5000座,妈祖信徒达两亿人之多。湄洲岛作为妈祖的诞生地和祖庭所在地,每年都吸引了海内外无数的信徒前来朝拜,尤其是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朝拜活动更是盛况空前。妈祖祭典于2009年被列入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是中国首个全球级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湄洲岛也因而被誉为“东方麦加”。
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东南42公里处,距离大陆仅为1.82海里,由于形似娥眉而得名。湄洲岛没有桥梁连接大陆,上岛必须乘坐轮船。
船大约开了十几分钟就到了,上岸时仍可见到不少渔船停泊在码头边。
这是妈祖庙的“圣旨门”,前面的广场是每次祭典时乐舞表演的地方
大殿依山??而建
妈祖庙正殿里有两尊妈祖,后面的一尊称为“镇殿妈祖”,前面为“出巡妈祖”,每当出巡妈祖出巡时,镇殿妈祖就坐镇大殿供信徒朝拜。
门柱上有副有趣的对联,咋一看不知所云。当地导游解释这幅对联是运用了古汉语通假字的特点,上联是“齐斋,齐斋,齐齐斋,齐齐斋戒”。
下联是“朝潮,朝潮,朝朝潮,朝朝潮音”。
继续往上攀登就到了妈祖升天处。妈祖出生于湄洲岛,据说从出生到满月都不曾啼哭,于是家人给她取名为“林默”。虽为渔家女,但她经常在海上见义勇为,救苦救难,因而深受百姓的崇敬。相传公元987年的重阳节,林默同诸姐一起攀登到此处,跨上祥云,升天而去。乡人感其善良,就在她升天处建庙奉祀。
这间庙异常小,估计仅有一平方多米,不少游客排着队进入拜拜。
继续往上就到了中轴线的最高点 -朝天阁,里面供奉的是黑脸妈祖,据说黑脸的由来是由于信徒日夜焚香朝拜,香火将妈祖的脸都熏黑了
再往上就是妈祖山的最高点 -妈祖雕像所在地。这尊雕像高14.3米,由365块花岗岩砌成,远远的在海上就可以看得到。
从山顶下来后,可以沿着南轴线,去看看号称“海上布达拉宫”的妈祖新殿建筑群。大殿依山势而建,呈轴线布局,落差达65米,远远从海上望去,有布达拉宫的气势。
插一张网上找到的这组建筑群的照片,是从海上拍摄的,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这组建筑群的全貌。
这方巨大的印玺是“妈祖印”,比原物放大了350倍,原件是清代御赐宝玺,刻有“湄洲祖庙天上圣母 护国庇民 灵宝符笈。
建筑群的最下面是一万平方米的天后广场以及26.5米高的大戏台,是祖庙大型祭典和举行盛大活动的场所。这组建筑应该是近年所建,二十年前我第一次上湄洲岛的时候并没有看到,但那时妈祖雕像已经矗立在山顶了。
有人说有海的地方就有妈祖庙,这话说得夸张了一点,但也道出了妈祖信仰传播的广泛,尤其是在台湾,每个县市都有妈祖庙,久盛不衰。妈祖也从一开始的渔民保护神,继而演变成为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保护神,像我之前去的古汀州,虽然不临海,但由于汀江水路运输的缘故,也建有规模很大的天后宫。如今妈祖的信徒与日俱增,听说妈祖很灵验,不少人为生孩子都会专程赶去朝拜,难怪湄洲岛祖庭变得如此热闹了。
八、历史对妈祖的封号有哪些?
最早褒封妈祖“护国”封号的是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以妈祖庇佑漕运,封“护国明着天妃”。
庇民”封号,最早是在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明着天妃”。
到明成祖永乐七年 (1409),又以妈祖庇佑郑和前往西洋的船队 ,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形成“护国庇民”封号,从此,许多帝王一直沿袭使用。至今,大众在提及妈祖的功绩之时,最为概括的依旧是“护国庇民”这四个字。
九、历史对妈祖的封号是何?
根据史料,宋、元、明、清几许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民族祀典。参考有关资料择列如下: 1、宋代14次: 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封灵惠夫人。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封灵惠昭应夫人。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封灵惠昭应崇福夫人。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封灵惠昭应崇福善利夫人。 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封灵惠妃。 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封灵惠助顺妃。 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封灵惠助顺显卫妃。 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封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妃。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封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妃。 宋理宗宝祜二年(1254年),封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 宋理宗宝祜三年(1255年),封灵惠助顺嘉应慈济妃。 宋理宗宝祜四年(1256年),封灵惠协正嘉应慈济妃,封灵惠协正嘉应善庆妃。 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封灵惠显济嘉应善庆妃。 2、元代5次: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封护国明著天妃。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封护国显佑明著天妃。 元成祖宗大德三年(1299年),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明著天妃。 元仁宗延祜元年(1314年),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明著天妃。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灵感助顺福惠徽烈明著天妃。 3、明代2次: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封“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4、清代15次: 康熙十九年(1680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上圣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 乾隆二年(1737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天后”。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天后”。 嘉庆五年(1800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天后”。 道光六年(1826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天后”。 道光十九年(1839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天后”。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天后”。 咸丰二年(1852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天后”。 咸丰三年(1853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系道教女神其中一个。妈祖的奉祀起于北宋。北宋宣和五年 (1123年),赐庙额曰顺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封灵惠夫人。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再进爵为天妃。明清时期又多次加封共达36次,封号累叠竟达64字之多。《正统道藏》所收《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里面称:妈祖为斗中妙行玉女所化,受太上老君之命降生人间救民疾苦。明代由皇帝钦定妈祖为道教神,许多妈祖庙归入道观,由道士住持。
十、珏的历史典故?
玉玦为王侯佩带,玦者乃遇满则缺,君子能决断,则佩玦
那就是项羽为刘邦设立了鸿门宴,也正是由于历史上这一次著名的鸿门宴。一直到现在,我们经常会用鸿门宴来表示,这是一场“会亏”的饭局,或者是一场表面看起来大鱼大肉,而实际上就有很多城府的饭局。而在这场鸿门宴当中起到决定性非常关键的器件,那就是范增手上的一块玉珏。其实在整个饭局上,范增多次向项羽举起手中的玉珏,这是一块环形的玉珏。大家是否很好奇,明明实际上,暗杀行动何故会以这样一块不起眼的小物件作为暗号或者作为行动的标志呢?大家可别看这一个小物件,虽然看起来不简单或者看起来并不贵,但其实在古代这可是有重大意义的。
“玉珏”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在古代这是有决断,分开的意思。因此在这一场鸿门宴当中,范增多次举起手中的这一块物件,以表达自己的决心以及自己能够刺杀成功的信仰。然而身在高位的项羽,却在非常重要的时候,流露出了同情心,而放走了刘邦,以至于后来才有乌江自刎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