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骑的梦想贺显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自行车在农村还算是稀罕的交通工具,是身份地位的标志和象征,备受人们向往,村民很难买得起,谁拥有它,那会令人眼红,被人高看几分。
那时,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是一个木工师傅,做得一手好木工活。他弄完田地里的活儿,便有许多空闲的日子,心里盘算 着去外面发财致富,买一辆自行车是他当时致富的一个目标。他招呼同伴去了怀化,给城里富裕的人家修房子、做家具。1984 年岁末,见过世面的父亲回家了,他的脸上写满了快乐和幸福。那时我正在读小学,知道父亲在外面发了财,我家的好日子进了屋。父亲神秘地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春节后他要买一辆“飞鸽”牌自行车。我没有见过自行车,不知道车子是啥模样,父亲用双手比划着车 子的形状,我心里很兴奋,盼望着父亲早点把车子买回家。
父亲有钱买车子,但他买车的愿望要过一道“坎”才能实现。那个年代,许多的生活用品还不能自由购买,要凭票供应,自行车是大物件,没有车票是不能买的,他没有能耐弄到这个稀罕的票,整天琢磨着这个难关。在县城工作的舅父托人给他带来喜讯:舅父从同事那里搞到一张车票,父亲看着那张珍贵的票,高兴得像在外面淘到了一桶金。
父亲从县城买回了漂亮的自行车,他带着我去村小学操坪里学车,街坊邻居都投来羡慕的眼光,自行车是当时村里的稀有之物,我们全家人都把它当成宝贝爱护 ,每天擦车便成了父亲的必修课。
后来,自行车逐渐多了,自然而然成了平常的东西,在外面做了包工头的父亲开始喜新厌旧了,他抛弃了跟随他多年的好伙伴自行车,心里飞翔着一个外来词语“摩托车”。母亲悄悄告诉我:你爸的口袋里装着一叠花花绿绿的票子,那是买摩托车的钱。我问摩托车是什么样子,母亲笑着摇头,我跑过去问父亲,他说比自行车高档,跑得快,骑得神气。于是,骑摩托车的念头便绕在我的脑海里了。
1990年春节过后,父亲便去了一趟县城,买回了一辆草绿色的摩托车,托运的客车司机连连向父亲伸出大拇指,说父亲真时尚,好本领。当时,父亲是村子里买摩托的第一人,他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成了父老乡亲眼中的“大能人”。我们全家人把摩托车当成稀罕的宝贝坐骑,每当父亲骑车在路上,便成了村民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几年过后,外出务工的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他们也不甘示弱和落后,加入了买摩托车的竞赛队伍,村里涌现“摩托大军”。摩托车不再时尚和稀罕了,成了村民出行的日常交通工具。
这几年以来,国家在农村实施“村村通”政策,乡村土路都变成了宽阔的柏油公路,摩托车逐渐走向衰退和没落的时代,富裕了的村民纷纷“骑”上了小轿车。年近七旬的父亲看着屋门前油光发亮的公路和川流不息的小轿 车,他的心里升腾起了一个“坐宝马”的念头。为了实现父亲“骑”上“宝马”的愿望,我去省城的车市场考察了几回,终于买回了一辆高档的宝马车。父亲抚摸着“新宝马”,感慨地说:“别人家里有宝马,我家也有了啊!这才是我梦想的坐骑。
作者简介贺显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学会员,湖南省民协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毛泽东文学院第十五期中青年作家班学员,湖南隆回县作协副主席。
图片来自网络
- 2024年01月28日
-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