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我们已经失去的 六一儿童节初二作文
我已经度过了好几许的儿童节了,然而唯独今年的这个六一儿童节让我最开心,让我有一段值得回忆的美好记忆。
那是五月的最终一个星期五,我们在学校礼堂举行了每年一次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是由大队铺导员致开幕词,主持人是五位同学,在“六·一”儿童节表演的众多节目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们班的《精舞门》。
节目内容是一位警官在阅兵时所发生的事,她们舞姿轻盈时如春燕展翅,欢快时又似欢乐的鼓点在跳动,让人眼花缭乱,这时我听到旁边一位老师说:“你看,她们的舞跳得多棒,辉煌而有气势,欢乐而又轻盈。”这时我的心里正洋洋自得,开心得不得了,我又看了其他班级的表演,同学们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有的如蜻蜓落在渮尖上,悠然自得,有的像仙女撒花,云来雾去。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非常开心,我不仅看到了许多优美的舞蹈,而且让我心里放松了,没有读书时的紧张气氛,只有那些与老师的开心欢笑
二、怎样看待传统节日的延续和远去
传统节日的意义在于历史性,它说明了一种遥远的存在;又在于它和现代的风尚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又在于它的文化特性,根植于一种土壤却不可离开这种土壤。它的远去,它的式微,人力不可抗拒,只能是发掘,抢救,恢复,保持而已。然而我并不悲观。
三、端午节呼吁大众传承下去的句子
1、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深厚民族文化精髓。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有过对于传统节日的淡漠,以至于中国文化传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变得越来越稀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远离传统节庆活动,关心中国传统节日的青少年越来越少,知道这些节日与内涵的渊源和来由的也不多。给予传统文化和民俗以更加尊崇的地位,自豪地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富有魅力的传统习俗推向全全球,这是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尤其是文化大国的标志。
2、端午节蕴涵着的这种对民族灵魂品格的追求,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是无价之宝。它和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起蕴涵着我们祖先几千年的灵魂传承。这一传承如果在我们这一代就此断绝的话,对整个民族而言都将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务。对于其他文明的杰出成果,我们应该体现包容性,主动吸取它们的积极成分,但完全不能失掉我们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
3、传统的节日文化一个民族共同创新、共同享受的民俗文化,有助于形成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其中所蕴涵的审美情感和趣味,它的灵魂影响力是巨大的。中国人之因此为中国人就是由于有这些物品来包装着我们,包括端午文化在内的中国民俗文化倘若被遗弃了,那我们也就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中国人。传统和现代并不是矛盾的,如果我们的社会让人觉得是高度现代化的,同时也是很传统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生活的话,你会觉得很舒服,要现代的有现代的,要传统的有传统的,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都得以保持。
4、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新出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立于全球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宝,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如能辩证地予以继承、进步、改革、创新,必将使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塑造民族灵魂的有效手段。
5、我国传统节日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灵魂,要大力挖掘和弘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民族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格尺度,并成为民族文化价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刻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还应通过大众传媒,把即将消失的物品赶快抢救、拍摄,对还在传承的物品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特别是在网络化的时代,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体系化地进行宣传。至少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让社会公众知道我们的前辈、祖先是怎样思索的,在每一阶段过着何样的生活,这种社会正是进步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它又有一些何新的变化和进步。
6、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之说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个,但却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虽是众说纷纭,却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与魅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灵魂。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从而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7、端午节还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与心愿。如果说端午节是由于传说而显得更加动人,那浸透在端午节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则让它散发出永恒的魅力。传说可以动人,而情更加感人!
8、节日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于挖掘和弘扬,有时我们的传统节日之因此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我们的社会,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保护觉悟,传统文化绝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词,而应该成为新时代我们引以为豪、为傲的民族瑰宝。
9、历史的记忆永远磨灭不了5000年的传承,节日的传承却磨灭不了历史的记忆。五月初五,正是记忆着历史长河中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他爱国,他悲愤,以死殉国。泪罗江畔,几千年过去了,依然江流滚滚。一代爱国诗人随着这江流飘向远方。泪罗江里却留下他至死不渝的灵魂,保佑江的两岸人民风调雨顺,稻谷飘香。大众感谢他,祭拜他,向江里投下粽子,这一投,却投下了几千年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