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校训
————今天是曾梦想当哈佛女孩的小编值班————
在正文开始前,让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明天你中了1000万美元,你会怎么处理?”
小编问了身边的一些人这个问题,大致有这几类答案:
放荡不羁爱自由型:1000万美元啊,发财了啊!立马辞掉工作,到处浪啊~
胸有大志型:当老板开公司,你来当我的秘书!
小确幸型:买两套房子、再买辆跑车,最后娶校花。
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屌丝的YY,而是2011年《非诚勿扰》上的一个怪才博士安田在选择配偶时提出的问题。
嗯,这个逗比就是被孟非称之为“他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天才”的安田
安田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学历颇高
言归正传,让我们来听听两位女嘉宾的回答
一位女嘉宾回答:
“我会让我妈妈不要干活了,我带她出去玩。”
另一位女嘉宾(安田的心动女嘉宾)答道:
“我会和现在一样生活,不会有任何改变。”
听了两位女嘉宾的回答,安田显得无比沮丧,他说:
“我会选择成立一个基金,或者照顾一些孤儿,做一些慈善。如果只有100万美元,不是很多,你可以去买车或者干别的,但1000万美元,我觉得完全可以给一个学校啊。你必须要有为人民服务的那种精神啊!”
然后安田还搬出了哈佛大学的校训
“Enter to grow in knowledge ,depart to better serve the country and the kind.
来到哈佛,是为了在知识的海洋中成长。离开哈佛,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和人类服务。
————哈佛大学校训
”
对此,孟非调侃道:
一进哈佛大学的校门,一面墙上巨大的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最终,因双方人生观相差太大,安田退出了这次相亲活动。
对于一般人来说,安田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奇葩,1000万美元不揣在自己怀里去享受什么,竟然拿去做慈善?!但安田并不是个例,哈佛大学乃至大多数美国大学的学生都存在这样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而且这也是是美国大学精英教育的普及价值。
下面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哈佛大学的精英养成术。
————我是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文丨《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图丨来源于网络
美国的大学从招生到培养都注重学生的社会服务经历,它们为什么要投入人力、财力去选拔和支持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呢?
根据美国学院和大学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将近1300多个大学机构认为能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的活动被大部分学校当做培养的重点。而美国对于21世纪人才培养的概念中,也提到非常关键的一点正是——人才的社会责任感。
在2011年的一期《非诚勿扰》(婚恋交友电视节目)中,来自哈佛大学的男生安田在择偶标准里提出对方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他的言论引起一片哗然,有人赞扬说这是“新雷锋”精神,有人则对此不屑一顾,认为他是作秀,也有人指出这是因为中美两国经济情况有差异,中国人民还处在温饱和小康的过渡阶段,而美国人民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物质追求,两国的人的价值取向不同而已。
作为安田的校友,我相信他是真心认为责任感是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尽管哈佛大学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宗教背景,但是,对他们而言,社会责任感确实是一个“普及价值观”。在此,我来谈谈美国的大学如何进行“价值观”教育,而这种价值教育观又如何影响学生对职业和生活的抉择。
一、社会服务经历是进入精英大学的敲门砖
精英大学一般会在本科录取标准中要求申请者具有服务社会的经历。这可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达到的。只有经过长期锻炼,学生才能在写申请材料时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其实,不仅仅是本科录取,学生服务社会的经历也是法学院和商学院在录取时所需的必备条件之一。一些顶尖的法学院甚至还会为长期服务社会的学生免去15万美元以上的学费。
奥巴马在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学习之前,在芝加哥主持了一个非营利计划,以协助当地教堂为穷困的居民组织好职业训练。
一些家境困难的学生在上中学时在放学后往往需要勤工俭学,怎么会有时间做义工呢?其实,在美国社会中,服务社会的定义是广泛的,而富有社会责任感才是最重要的。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尽自己的能力去关心、帮助父母和兄弟姐妹也是服务社会的表现之一。
这个录取标准不仅仅是一个“选择标准”,更重要的是,它是对于希望能读精英大学的学生的价值导向的培养。父母和中小学校也会注意从小就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大多奔波于课外活动和做义工之间。因此,学生在没有被录取之前,就已经对“社会责任感”这一价值观有所实践和很深的体会了。
二、课程的力量与以身作则的大学教师
通常美国的大学会要求所有的专业的学生必须上一定数量的社科和人文学科课程。在哈佛大学著名的哲学课“正义论(Justice)”这是哈佛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由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Sandel)1980年一进入哈佛就开始讲授,连续多年名列哈佛课程注册人数的榜首。上,教授会带领学生读经典的哲学名作,并且思考:
“人是自由的吗?如果是自由的,我们为什么要交税呢?所交的税为什么要用来重新分配财富?重新分配财富之后,社会就变得公平而且具有实力了吗?个人和政府还需要对社会担负什么责任呢?”
迈克尔?桑德尔
在我熟悉的“经济学”课上,一群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建立了减少贫困问题的研究中心。他们用微观经济学寻找最有效的扶贫方式,并且用严谨的学术方法分析和评估非营利组织是否真的为当地的社区提供了有效服务。
在已写成的学术论文和商学院的社会企业案例中,最有名的一个案例便是给非洲贫困地区的学生免费驱除蛔虫。教授通过严格的评估发现,这种干预非常有效,打了蛔虫针的学生健康状况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受到这篇学术论文的影响,一些哈佛大学的学生在毕业后也加入到这个非营利组织中工作,到印度和非洲各国继续运行和推广驱除蛔虫项目,收集学生健康标准和学习成绩的数据。他们不懈的努力使这个项目成为了联合国首推的国际扶贫项目之一,成功地说服了当地的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合作,给千万名学生送去了驱除蛔虫的健康措施。
在工科生的培养中,教授也会不断地启发学生设计和制作对人类有积极价值的工具。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一人一台电脑”的活动,针对儿童的需要设计了专门的廉价电脑,为秘鲁和墨西哥等国贫困山区的每名学生提供一台电脑,并在电脑中存入大量阅读资料和数学题目,让贫困山区的学生利用高科技进行自学。
在这位教授的影响下,工科的学生们也开始思考如何用科技改变山区教育资源贫乏的状况,并且青出于蓝胜于蓝。他们在自己设计廉价电脑硬件的基础上,考虑到教授并没有针对贫困学生的需要为他们设计专门的辅导软件,因此,他们决定在中国发起硬件和软件“一条龙”的“一人一台电脑”行动——“阳光书屋计划”。他们与北京四中的网校达成合作协议,借用其教学资源,再根据教材开发适用于农村学生的软件。
团队里当然还有其他非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也没有闲着:学神经生物学专业的学生负责设计课程,学政治专业的学生就进行筹款活动和联系农村的学校等。这个项目的团队成员在读大学时就已经规划蓝图,他们毕业后为了实现用新技术改变农村教育资源贫乏的梦想,有些人毅然选择在北京全职继续开发此项目,有些人则扎根于农村的学校,推进项目进程。
三、不怕没资源,只怕没想法
除了在课堂上,美国的大学也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活动和寒暑假时间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基本上,在美国的大学里只怕你没有想法,不怕学校没有资源支持你去实现想法。
学校会考虑到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平时需要勤工俭学而不能参加或者组织社团活动,因而专门设立相关基金,供有资金需要的学生在假期开展活动。
这些基金的运用很有针对性,有的是从地域上支持本地的义工活动,如加州的基金支持加州当地的活动,华盛顿州的基金支持华盛顿州当地的活动; 有的是从类型上支持学生从事卫生或者教育等义工活动。从大一暑假开始,我就组织身边的中国留学生一起回国给县城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关于素质扩展课程的“挚友夏令营”项目。身边的美国同学和教授都非常支持这项活动,我也成功申请到4 500美元作为组织国际义工活动的实习基金。
除了保证学生自己的基本开销之外,学校也会给学生提供单独的运营项目的资金,有些数额高达上万美元。当然,申请者的项目都非常有意思。我的一个朋友希望利用暑假时间给费城的单亲儿童开设舞蹈课程,希望他们能够在跳舞时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和宣泄情绪。她便利用学校提供的运营项目资金,在费城租一个舞蹈教室,并为学生购买练习舞蹈所需的服装和鞋子。
此外,学校的一些教授和研究中心还会和学生联合举办活动。我们开展的“挚友夏令营”在进行到第四年时成为哈佛大学寒假拓展活动的一部分。哈佛大学给予了我们高度的自由,并提供了丰厚的资助,让每个志愿者、研究者及当地的农村学生都免费参加活动。教授们也免费给我们的志愿者当指导教师,与我们一起讨论和研究活动方案。
四、精英大学的学生更需要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活只有四年,学生很快要面临选择工作。我身边优秀的同龄人作出的选择非常多样化:有人选择去孟加拉国新开的亚洲女子大学(Asian University for Women)当老师,有人选择到石油行业工作为以后进入新能源行业积累经验。
当然,有一些学生还是选择了在工程和银行等传统领域就业。但即便在这些行业里,他们也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感。
我的好友在参加甲骨文公司面试时,考完基本的编程后,面试人员感兴趣的便是他在大一时参加“挚友夏令营”这个项目是我在布林茅尔学院读本科时就开始做的,后来到哈佛大学读研究生时开始与哈佛大学展开合作。教授中学生用软件编程机器人的经历。老板说这不但体现了他是一个有趣的人,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领导力——这些是在今后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学校为什么要投入那么多的资金去选拔和支持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呢?因为非营利性的大学不同于商业组织,它需要最大化地追求社会影响力。社会责任感是学校影响力的体现之一,也是学校毕业生中追求政治和商业上的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的附加值。如此,毕业生在今后的社会岗位上,不管是作为一名律师、医生还是政治家,不管面对怎样的利益诱惑,他们也不会只想着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会时刻思考并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我是一条受过精英教育的分割线————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在小编看来,真正的社会精英不在于他有没有挣一个亿,也不在于他有没有声名鹊起。一个真正的精英是一个圣者,他与成功人士不同,他不仅有出众的能力,而且有社会责任感,因而他既能自立于世,还能兼济天下!
在我国大学教育被诟病的今天,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学习一下美国大学的精英教育,“师夷长技以制夷”,而长技在下面这本《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内容简介
哈佛大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随笔,观察记录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别,具体而微地探讨了美国教育各方面,包括美国学校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水平与美国家庭教育特点等,以作者亲身经验为实例说话,为你全面介绍美国的教育。
三句经典
1. 因为人口众多,中国的儿童被虐待和遭受性侵犯的严重程度只会甚于美国,而美国对于儿童被虐待和遭受性侵犯的重视程度却远高于中国。反观中国,层出不穷的农村教师性侵学生的案件,让我开始反思美国在保护儿童的方法方面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
2. 虽然体育课并不能直接带来直观上的学习成绩的突破,但体育对于孩子的健康而言有着重大意义,它可以提高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甚至是学业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的高校在录取时拥有体育特长有着很大的优势。
3. 在研讨会里,学生与教授的身份界限变得非常模糊甚至不存在,一切以检验真理为最高标准,不管谁站在台上讲,都可以随时被打断,提问者不需要多讲废话,只需直接指明该项研究存在的最致命的问题。
作者简介
申梦晗
现为日本早稻田大学助理教授。初、高中分别在中国、美国就读,大学毕业于美国七姐妹学院之一的布林茅尔学院,取得了经济与数学双学士学位,后取得哈佛大学国际教育政策专业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教育与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东京大学经济系特聘研究员。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她关注的方向。在本书中,她从自己的实际经历出发,结合专业知识与最新研究成果,用讲故事的方式阐释美国大学教育的精华。此外,她也投身于公益活动中,2007年她与朋友创办了毅恒挚友计划,通过举办夏令营等方式,为中国农村学生带来了美国人文与素质教育的课程。
方士心
高中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大学毕业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取得经济学和心理学双学士学位。201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与人类发展学硕士。哈佛大学毕业后,她在福特汉姆大学的应用发展心理学就读,于2014年取得了应用发展心理学硕士学位,现为该专业博士。方士心多年从事跨文化与跨种族家庭教育的比对研究。参与过哈佛大学、纽约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的跨文化家庭教育科研项目,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美幼儿和中小学教育对比研究。
————我是一条有福利的分割线————
本期福利 精英并不仅仅是能力出众,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全面介绍美国教育的《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来送福利了!回复“哈佛大学”即可了解活动详情,领取福利!
P.S.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小编送出的福利,可以置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哦!戳官微主页面右上方小人,点击置顶公众号的小按钮即可。
福利
进行中
邀请10位好友关注,我们将送上年度畅销书一本,以此类推。回复”赠书”,可了解活动详情。
内含福利
往期精彩